Pages

Thursday 7 July 2011

爲「臺灣和樂話」正名:從加拿大法語說起

爲「臺灣和樂話」正名:從加拿大法語說起

加拿大的法語的演化過程跟臺灣的和樂話有很多相似之處。根據加拿大魁北克省稱其法語爲加拿大法語(Canadian French)的邏輯,稱所謂的「臺語」爲「臺灣和樂話」應該較爲符合不亢不卑的中庸之道。

從族羣結構來說,加拿大的魁北克省有原住民,以來自法裔移民人數最多,文化以法國文化爲主流,同時有先來後到的英裔移民,近年來更有來自世界各國的新住民;跟魁北克比較,臺灣也有原住民,各族各有傳統語言、以和樂越漢文化爲主流,有客家人,同時也有少數荷蘭、葡萄牙等歐洲移民後裔,有先來後到的中國移民,近年來更有來自世界各國的新住民。


-- De Meo, Brown, Gesner, Bonne Route!, p. 21

從語言關係來講,在法國統一以巴黎法語爲基礎作爲國際標準法語前,全法國各地各有方言。今巴黎腔獨具特色,與國際標準法語仍然有別。魁北克因不受法國政府約束,一方面保留了原方言的傳統、古意,另一方面吸收了英語等外來語。比方說,「不客氣」的法語是"De rien."(直譯:沒什麼。), 而加拿大法語卻可以說"Bienvenu(e)."(直譯:歡迎。)那是英語"You are welcome."裏的"welcome"直譯爲法語。這就難怪法國人能聽得一頭霧水。因此,魁北克拍攝的法語片在法國上映時,會被打上法文字幕。除了臺灣外,通常本國語的電影是不打字幕的;一如加拿大法語,臺灣的和樂話一方面保留了古漢語的古音、古義,另一方面,除了自行演化出新語詞、用法外,更因吸收了原住民、英、日等「外」來語爲漳州、廈門、泉州等地的和樂話增加了腔調之外的區隔。如稱「芭樂」爲Lapat,是源於布農族語;batta,是經日本轉進,源自英語的奶油。麪包(胖/pain);肥皂(savon)是繞道日本的法語。臺灣的kuso用法與日語不同,近來回銷中國,這個字算是扔進了中國人嘴裏了。一如加拿大法語之於法國法語,臺灣和樂話早就跟中國和樂話分道揚鑣了。


-- De Meo, Brown, Gesner, Bonne Route!, p. 3

從國際慣例來看,加拿大的英語人口遠多語法語人口,但要是有人說英語就是加拿大話,除了法語人肯定要拍桌子外,相信英、美等國人聽了也不會太順耳。就算不較勁動怒,至少也得嘲諷一番。同理,筆者認爲,在文化多元,族裔多彩的臺灣「臺語」一詞不該由任何語言獨佔。各族原住民語、臺灣客家話、臺灣和樂話、北京話、中國各省方言、乃至越南、泰國、印尼、馬來,甚至荷蘭、葡萄牙、英、法、西班牙等任何語言,不分新來後到,只要是臺灣人的母語,就是「臺語」。我們不需要避諱臺灣和樂話是源於中國,一如加拿大法語不避諱是源自法國。當法國人聽不懂加拿大法語時,會「歸咎」於那是"Québécoise"(魁北克話):加拿大法語是正式名稱;魁北克話是暱稱。將已然異化的臺灣和樂話稱為「閩南語」、「和樂話」固然是妄自菲薄,稱爲「臺語」又何嘗不是「畫虎不成」夜郎自大?更是對臺灣和樂話之外的母親們的不敬。法語、英語,都是加拿大的官方語言;瑞士的官方語文有四種,一如沒有所謂的「加拿大語」瑞士也沒有任何一種語言被稱爲「瑞士語」,而正式國名則採誰也不偏袒的拉丁文。

維基百科

瑞士聯邦[註 3]德語Schweizerische Eidgenossenschaft法語Confédération suisse義大利語Confederazione Svizzera羅曼什語Confederaziun svizra正式稱呼採用拉丁語Confœderatio Helvetica,因此瑞士的ISO 3166拉丁字母國家代號是「CH」)通稱瑞士德語Schweiz[註 4]法語Suisse義大利語Svizzera羅曼什語Svizra



-- De Meo, Brown, Gesner, Bonne Route!, p. 57

英語,有英國(British)英語、美國英語、加拿大英語、澳洲英語,甚至新加坡英語;法語,有法國法語、加拿大法語;德語,有德國德語,也有奧地利德語、瑞士德語。安裝軟體、配置作業系統時,往往能看到安裝選項中有這些選擇,使用微軟視窗的人,可以到【新增其他語言】的【地區選項】看看。這可以證明在軟體開發商眼中,這些語言都已自立門戶,其差異已經大到無法以某一「正宗」來一網打盡。然而,既沒有人忘本地另起全新名號,也沒有人妄想奪嫡爭正統。根據國際慣例,正名為「臺灣和樂話」,是「標明引用來源」的禮貌與自重;而「臺灣」兩字,如「加拿大」三字,則註明了「二次創作」的演變。既有別與「原型」,點出了更豐富的內涵,還明確地表達了主體性;既有吃果子拜樹頭的追遠,也有自立門戶、獨當一面的風範。

再以新加坡為例,新加坡話是什麼?是英語?華語?福建話?馬來話?還是混在一起的大雜燴、夾雜語?英語、華語、福建話、馬來話,都是在新加坡有人用的話,都可以共同被稱作是新加坡話,但都不該獨自佔有「新加坡話」這個集合名詞。同理,零北認為不該自私地霸佔、貶損、削弱「臺語」這個集合名詞。正名為「臺灣和樂話」,展現慎終追遠,有容乃大,兼容並蓄,的胸襟,才是悠遊「太平洋西南海邊」的海洋鯨神。臺灣和樂話「可以」 (can) 被稱為「臺語」,一如北京話「可以」被積非成是地稱為「國語」。要不要 (will) 把臺灣和樂話叫做「臺語」,就看臺灣人是想學瑞士人的溫柔,還是中國人的霸道了。

延伸閱讀:


「太平洋西南海邊」:


If U 惦惦 Nobody Say U 矮狗 [我是神經病] 1994:

20:01- 06. If U 惦惦 Nobody Say U 矮狗

作詞:舞熊 作曲:羅百吉/豬頭

行佇繁華的台北市 舉頭看〈看板〉攏是外國字
A B C 狗咬猴咬豬 PACHINKO 的邊仔 KTV
KENTUKEY 有咧賣炸雞 TOWER 的內底有咧賣 CD
SOGO 的五樓有咧賣 SANSUI 光華商場的樓腳有 PLAYBOY

我雞同鴨講閣掠龜走鱉 越頭聽人講話攏是外來語
男人婆舉大哥大玩遊戲機 趴代繡逗無厘頭是尚 FUNNY
此咧講此咧台灣國語 彼咧講彼咧強格理許
到底愛用馬該 LANGUAGE 害我搶欲咬著舌兼閣袂喘氣

INTER...老闆娘 有事交代嗎?
徐媽媽:〈幹嘛 要塑膠袋麼幹嘛〉..
不是啦 我是說 我要回去啦 還有沒有事交代?
〈你這人 真麻煩 要回去就回去 還跟我要塑膠袋 拿去 拿去 去去去去去〉

老師他給我打 / 沒有關係

同學你幾歲阿 / 我洗腳水啦(十九歲)
老師你鑰匙掉了(你要死掉了) / 沒有關係
HOW OLD ARE YOU / 阿ㄋㄛ I'M DIRTY
棒賽贏了(棒球比賽) / 謝謝老師 / 喔!不謝 多謝
這是什麼地方 / 聽無啦
許是佗位的人阿? / 阿嬤咧睏(美國人)
無伊到底是咧講啥? / 陰溝裡去啦(英語)

行佇繁華的台北街頭 害我強搶嘛欲昏倒
離離酷酷的話攏學袂曉 我若加住三工保證會起痚
到底台灣的國語欲安怎ㄒㄧㄠˊ 我返去問阮老師敢有絕招
只見他鬱卒的臉上有抓狂的笑
伊講:IF U 惦惦 NOBODY SAY U 矮狗

free counters

11 comments:

  1. 台語和臺灣話要分開看......


    台語就是台語,已經約定習俗為這個名字了,而台灣話包括台語,客語,原住民語等等,這樣才能有容乃大,兼容並蓄.


    這如同中國各族一樣,用中華民族來統籌漢滿蒙回等族,不用把大家都就叫漢族,然後把漢族在改另一個名,多此一舉.

    ReplyDelete
    Replies
    1. 我並不贊成「台語就是台語,已經約定習俗為這個名字了」。整篇文章都是在反對這個。
      我贊同的是「台灣話包括台語,客語,原住民語等等」。

      你舉的中華民族的例子,正是人造中華民族這個虛擬民族的迷思。

      Delete
  2. 除了「臺語」外,「已經約定習俗」的,還有「國語」、「國旗」、「國號」。您認爲也都不用改了?

    我的邏輯,正是反對把「大家」都叫「漢族」,因爲那是個沙文主義的謊言。也沒「改」過名,因爲「河洛話」這個名字在「臺語」之前早就有了。將「河洛話」稱爲「臺語」,才是「把大家都就叫漢族」的行爲模式。

    我贊成您說的「台灣話包括台語,客語,原住民語等等」。我這個主張只專爲「臺灣河洛話」正名,不獨佔「臺灣話」這個包括河洛話、客語、各族原住民、各新移民語的集合名詞。

    ReplyDelete
  3. 一、版主的說法好像邏輯並不相同。加拿大的『法語』名稱,是因為先有『法語』這個名稱,她們才使用『加拿大法語』這個稱呼。
    二、有哪邊的文獻有提說,這種話叫做『福佬話』???既然沒有,又怎麼會有『台灣福佬話』的產生咧?
    三、原本就約定俗成在大家內心都認同的,只要是提起『台語』這一詞,絕對不會有人想到其他的語言的,就好像是在英國,應該不會有人認為英語是『蘇格蘭語』啊!?

    ReplyDelete
    Replies
    1. 一、請參考新加坡的例子。
      二、福老話在新加坡被稱爲福建話,跟閩南語也已經產生歧義。關於福老話的文獻,請參考「眼神閱讀」之「異哉!台灣人的「河洛」及「中原」意識」
      三、約定俗成不一定是正確的:「番仔」、「番婆仔」、「加雷仔」、「客人仔」、「外省豬仔」、「阿凸仔」……也都是約定俗成。

      Delete
  4. 照版主這樣,『廣東話(粵語)』這個詞不就也必須要改別的稱呼了!?因為這是『集合名詞』!?

    ReplyDelete
    Replies
    1. 不是「必須」,而是改了以後會更精確,不改則是積非成是的妥協。
      「粵」通「越」。
      嚴格說來,福老話也是越語這個集合名詞裏的一個元素。

      Delete
  5. This comment has been removed by a blog administrator.

    ReplyDelete
  6. "福" 佬根本不對,那是陰入聲
    "河 洛聽來才正確,因為這才符合陽平聲的讀法
    "臺語" 一詞是日本人提出;"閩南語" 則是國府為強調大漢沙文主義而套用在特定台灣人身上的名詞
    "河洛話" 才是台灣人自己約定俗成的稱呼

    ReplyDelete
    Replies
    1. 多謝賜教。
      本文原作「河洛」。
      在拜讀了朱真一先生的《異哉!台灣人的「河洛」及「中原」意識》後,認同他的理論,改爲「福老」。

      文章連結:
      http://www.taiwancenter.com/sdtca/articles/10-08/8.html

      煩請參考。

      Delete
    2. 今天的自由時報台灣南社社長張復聚先生投書《台灣母語滅絕危機》一文亦作「福老」:

      http://talk.ltn.com.tw/article/paper/960252

      Delete

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

Popular Posts (All Time)/滿堂紅

Popular Posts (7 Days)/七日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