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創冷笑話:最偉大的俠客
問:誰是瓷器國最偉大的俠客?
答:彎刀武西郎,因為瓷器人認為『人死為大』
贛林傳奇:
贛林系列全集
老碑難叫應
老木蹟發揚
林濤舞昔廊
贛林涼寂埋
話說在清朝江西有一位很有錢的員外,
在他的家裡有一片很大的森林,
在那森林裡有一棵千年神木.
有一天這位員外心血來潮,
就請了當地一位很有名的書法家替他在神木上題字,
這位書法家想了很久, 卻不知在神木上題些什麼,
最後他終於想到了江西簡稱贛, 這棵神木又生長在森林裡,
所以他就在神木上題"贛林老木"
員外對題字非常滿意,每每佇立贛林老木旁 緬懷先祖,
因而就在 「贛林老木」 旁立碑記述歷祖事跡,稱 「贛林老碑」 。
員外愛花,偏愛引進各地名蘭,乃於贛林設一花房栽植名種,
最引以為豪的是培育出虎紋斑的品種,名曰「贛林虎蘭」,
員外亦嗜酒,喜自行釀製陳年高粱,在蘭房左近有一大型酒窖,
即為「贛林蘭窖」是也。
有一次員外帶著全家老小去畫了一張全家福的照片,
掛在家中客廳的中堂, 橫批寫著, "贛林全家大小"...
後來員外過世, 就葬在這"贛林老碑"旁,
後世子孫每到清明, 就到"贛林老木"旁的"贛林老碑"去緬懷先祖,
員外有感自己字識不深,於是在林旁建一私塾,敦聘秀才鄒書生為村里授業,
鄒書生一教數十載,鄉里感念,乃尊稱為 「贛林鄒公」。
秀才之妻甚賢慧、精熟編織,利用贛林地區盛產的芭蕉葉加以刺繡,
並傳授手藝於地方,蔚為工藝名產,雅號「贛林織芭」是也,
發明織芭的書生之妻則被尊奉為「贛林鄒媽」。
後來員外的子孫們因鄒公百年遺承的優良學風,個個飽讀詩書,
於是常在贛林涼亭內說書......
學子們都尊稱員外的子孫為:「贛林老師」
幾年後, 一個外地人來到江西,
遇到員外的子孫牽著一匹老馬。 好奇的外地人問道 :「這是一批什麼樣的馬?」
員外的子孫說 :「這是祖先養的馬,馬種傳承至今,我們稱它為『贛林祖馬』」
此時外地人剛好看到這匹馬把腳抬起來跨在柵欄上...
便道:「哇!贛林祖馬欄腳翹!」
歲月如梭,轉眼又過了數年...
昔日的贛林祖馬已繁延了不少後代。
員外的子孫指著剛生的一匹幼馬對著鄉親道:「這是『贛林祖馬十八代』」
又過了數載,子孫們所養的馬已經到了馬滿為患的地步,
他們只好將馬群趕到市集去賣,並張貼告示 :「贛林祖馬---超級賣!」
後來有一位農場主人 買了一匹贛林祖馬回他的農場養
但是因為贛林祖馬生性害羞 又初到新環境 還不熟悉
因此 農場中有很多公雞 看贛林祖馬好欺負
紛紛跳到馬背上去啄其鬃毛欺負他
贛林祖馬被啄之後 因疼痛難當 拔腿狂奔
農場主人對此景象不禁嘖嘖稱奇
招朋引伴到農場觀看
於是 朋友說 此一奇景 若不取一名稱紀念 未免可惜
於是 農場主人就把這一奇景稱之為 贛林祖馬 雞拔毛
百年後某日為清明,員外子孫到神木旁掃墓,偶遇一閩南訪客,
閩南人見神木雄偉高大、直搗入天,問:神木有無名?
員外子孫答:「贛林老木。」
那人一聽火大,馬上回應:「我X你老爸咧!」
員外子孫:「是,贛林老碑亦乃我先祖先所立也。」
那人更火了:「X你娘!」
員外子孫:「贛林涼.....亭在旁邊,再往前行即為贛林蘭窖,
尚可自行觀賞贛林虎蘭,貴客請自便。」
閩人氣絕拂袖而去,贛人則呆立不知所然。
隨著年代日久,贛林青翠、清風徐徐,老木蒼勁、老碑高挺,
虎蘭成為世界級名種,蘭窖釀酒的名號也逐漸遠播中外,
鄒公和鄒媽的遺墓也成為廣大信徒求好運的所在,
贛林各項古物不僅年代久遠,而且人氣頗旺,故有贛林古蹟群之稱,
終日遊客如織,來訪者莫不忘帶點織芭回鄉,
更會品嘗贛林名產「贛林大條」香腸。
幹贛老木山區儼然成為風雅名勝,近悅遠來遊人如織啊!
但好景不常,後來長江發生水患,淹沒了森林山谷。
洪水溢滿江西河域,從武夷山較低通谷處氾濫侵襲福建。
這史冊上難見的洪水現象,後來人稱之為「贛江澤閩」。
水災後,在贛林老木山區周圍形成了一片肥沃的新生沖積地,
當地為了紀念這場浩劫後的重生,於是命名為:
「贛林老木水積埔」
贛林老木附近有了這肥沃的新生地之後,附近的民眾利用這一片土地栽種穀糧
所種出來的穀糧又肥又大,而且非常的白,當地人都說:
「贛林糧,超級白。」
不料贛林老百姓正沉醉在五穀豐收的歡樂時..
某日,贛林地區發生大地震,天崩地裂,山上沖下了大片土石流,
土石阻斷溪河,形成數十畝的堰塞胡。
當地人議論紛紛紛紛稱奇,取名之為「贛林老木岬塞塘」。
山上沖下了大片土石流,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掩埋了贛林古蹟群,鄉民無
一倖免,唯一例外的是鄉民周秀才(當然,人稱贛林周公)和其老婆 (贛林周
媽),由於外出,故倖免於難,親眼目睹災區,震驚之餘,贛林周公緊握著
贛林周媽的手,作出以下的五言絕句,以記述此一大事!
老碑盡風霜:這塊贛林老碑歷經百年風霜,雖略顯斑駁卻仍屹立不搖。
老木亦良材:贛林老木高大挺立,實為難得棟樑之材。
造化實難測:天地不仁,神威難測。
贛林老蹟埋:不幸地,整遍贛林古蹟群就埋沒在一遍土石流之中了。
話說地震之後,政府官員及救災人員迅速趕往災區,國家領導人也搭乘直昇機
趕往災區,為求巡視方便,所以就預定降落在 "贛林老木" 旁的 "贛林學校"
操場上,當時 "贛林老木" 尚未全倒,由於國家領導人的直昇機吹起的風太大
使得 "贛林老木" 搖搖欲墜,地面上的政府官員及救災人員,看到這種狀況
,全部都在那邊喊著 "贛林老木" "贛林老木" "贛林老木" ...
雖然大家都希望老木不要倒下,但是它還是倒了,而且不只是倒了,還壓倒了
"贛林老木"旁的"贛林老碑" 以及"贛林涼.....亭"
更不幸的是壓到了"贛林小學"的小朋友。
有一位住在"贛林學校"附近的災民十分的不滿,上前抱怨,以下就是他們的對話 :
民眾:阮嚨 唔厝啊! 天氣又這麼熱! 你又把我們遮日頭的"贛林老木" 吹倒
你叫阮 麥安抓 !
領導:唔 你是叫我 麥安抓! 你麥安~ㄟ講啦! 我唔是 甘啦 為了你娘 ~
我是為著 大家! 為著 "贛林老木" 和 "贛林老碑" 來的
現在 "贛林老木" 和 "贛林老碑" 攏倒掉了 我要轉去了
官員:關於"贛林老木"和"贛林老碑"倒塌的事件,純粹是天災,請媒體不要過
度報導,影響國家和民眾的團結,對於"贛林小學生"的不幸,我們深表同情
希望以後直昇機降落前,不要再有小朋友在附近玩耍.對於在"贛林老木"
附近避難的近百戶居民,我們會協調政府機構先調撥5個帳棚給大家使用 .
經過這次震災之後,贛林地區已經不適合人住了,民眾紛紛搬走
後人為了紀念這次的大地震,作詩為念:
老木老碑迎風挺,
蘭窖織芭為君開,
天搖地動哀鳴聲,
嗚呼贛林老蹟埋。
於是大家稱此詩為「贛林老詩」
數年後有位贛林鄒公的後人回到此地,看到贛林老詩後不禁大為感動。
於是仿照贛林老詩做了以下這首...
老碑難叫應:對著贛林老碑呼喚著先人,可是先人難以回應
老木蹟發揚:贛林老木的事蹟已被後人發揚光大了
林濤舞昔廊:昔日的屋廊可以聽到贛林中樹葉隨風起舞的濤聲
贛林涼寂埋:可惜現在贛林已經淒涼寂寞的永埋地下...
數十年之後,贛林林區再度恢復往日般的繁盛
但已不復人煙
但卻也成為各式飛禽走獸的樂園
經常可見贛林小鳥翱翔於空中
贛林小狗穿梭不停
而贛林老雞爸帶著贛林小雞四處覓食
贛林騆(音同周)馬馳騁
真是贛林無老木,贛林區發揚
意指贛林雖然沒有老木,但是這些生物卻讓贛林區再度發揚
光陰似箭,歲月如梭,轉眼又過了一百年,眾人早已遺忘這裡曾是繁盛一時的贛林地區。一天,又發生了一場地震,將地層隆起數百公尺,頓成一座小山,人稱贛嶺地震也使贛林泉湧出,以及「贛林老碑」,「贛林涼亭」等古蹟群,重見天日吸引了不少考古學家來研究,大家稱這些考古學者為:「贛林古公」。後來地理學者也來了,意外的發現,贛林地區竟然藏有豐富的金礦和鐵礦礦脈,就在贛嶺之北贛林泉水之南,於是「贛林泉佳,脈靠北」之名,傳聞全國。此地開礦產量甚多,很快地,就居於全國之冠,金礦的純度甚高,人稱:「贛林陰金」(註:山南水北為陽,山北水南為陰)。鐵礦亦是品質優良,適合冶鋼,作為居家的大門非常適合,而有「贛林鋼門」之稱。為日後採金方便又開了一條馳道,後人稱作 "贛林陰道"。而這條陰道會經過一個因大地震而隆起的小山丘,人稱贛嶺。贛嶺上住著兩位從小就開始爭鬥的老人,一位是手持彎刀,江湖上人稱「彎刀武西郎」;另一個則是以鈴刀為武器的「鈴刀回休楚」(所謂鈴刀…就是刀上有鈴鐺嘛),這兩老天天都要爭個不停,為了證明誰的武功好。可是就是分不出高下,於是天天都吸引了大批湘贛的人前來圍觀……於是這些人尊稱這兩老為「贛嶺老奇琶」或「贛嶺兩奇琶」以及「贛嶺兩老奇琶」。幾年後……這兩老就去世了。這些湘贛的人為了紀念這兩老,為他們蓋了座「贛嶺兩老墓」,不過這兩老的武功受江湖上的人覬覦,天天都有人來挖「贛嶺兩老墓」,為防止外人侵入,這些人自己組成教會,總壇設在贛嶺南邊,叫做「贛嶺南教」。由於以前天天看兩老的武功,於是他們便自兩老的武功取其精華,創出天下無敵的「南教神功」。因為經過百年的滋養,又有泉水的灌注,此處的土質變的十分肥沃,古時居於贛林的民眾又搬了回來,有的人住在山坡上,種起了果樹,還開闢了觀光果園,其中又以番石榴及蓮霧長的最好,人人都愛吃,被合稱為「贛林芭樂蓮霧」。還有的人在山坡上種起了茶樹,喝茶時也用贛林泉水沖泡,贛林人喝茶喜好加入菫(註:一種草本植物),茶水喝起來格外甘美特殊,於是擠身於天下名茶之列,號為「贛林菫茶」。話說「贛林泉水」再度湧出後,如同百年前,也匯流成一條奇異的河流,附近飼養在水邊的雞隻,喝了泉水,也產生了奇怪的變化,全身的毛金光閃閃,猶如黃金,贛人喜出望外,將雞隻紛紛拔毛賣錢,此一奇景,外人稱之「贛林水,雞賣毛」。在贛林泉水匯流的河流旁,住著一戶人家,以養鴨為生,他們養出來的鴨是灰色的,他們把年紀較大的灰鴨拿來做薑母鴨和烤鴨,非常的好吃,銷路十分的好,遠近馳名;養鴨人家於是立了一個大招牌:『贛林老灰鴨』,從此成為贛林的特產之一。慢慢的,贛林地區又繁榮了起來,週休二日,人們都喜歡聚在一起聊天下棋,贛林山上有種藍色奇木,矮小甚曲,質地也不硬,本是無用之木,但是後來有人將之砍下作成棋子,頗為特殊,一到假日,滿片藍色棋海,甚是壯觀,又只有贛林一地有此奇觀,號為「贛林棋林,棋獨藍」。
後來政府為了軍事需要,必須在贛林山上建造要塞,恰巧贛林山區的石塊又大又堅硬,而且還有特殊的龜甲紋路,於是政府就在贛林山頂以及贛林山腰,分別建造了一高一低的要塞,甚是雄偉壯觀,軍事學家稱山頂的為「贛林山蓋甲高塞」, 山腰的稱為「贛林山蓋甲低塞」,兩者合稱「贛林山蓋甲龜塞」。後來在對日抗戰期間,由於贛林地區資源豐富,經常成為日軍與國軍搶奪的地盤,所以老是發生戰禍,這連串的戰爭,就簡稱「贛林連戰」 山腰的稱為「贛林山蓋甲低塞」,兩者合稱「贛林山蓋甲龜塞」。後來在對日抗戰期間,由於贛林地區資源豐富,經常成為日軍與國軍搶奪的地盤,所以老是發生戰禍,這連串的戰爭,就簡稱「贛林連戰」 山腰的稱為「贛林山蓋甲低塞」,兩者合稱「贛林山蓋甲龜塞」。後來在對日抗戰期間,由於贛林地區資源豐富,經常成為日軍與國軍搶奪的地盤,所以老是發生戰禍,這連串的戰爭,就簡稱「贛林連戰」……
延伸閱讀:
Saturday, 24 May 2014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Popular Posts (All Time)/滿堂紅
-
建國中學不如青島啤酒 發表於6月25日自由時報 老父遺訓為「化獨漸統」的 馬膺九 先生將 建國中學的英文譯名 的拼音由威妥瑪拼音的Chien Kuo改成了漢語拼音的Jianguo。此舉拍 中 對 華人民共和 國 岸 的馬屁拍過了頭。非但是對建國中學的大不敬,更顯得對漢語拼音的無知...
-
台灣之敵 發表於 2019-04-27 自由時報: 《ROC才是「台灣之敵」》 民進黨立委王定宇前年提出「刑法」修正草案,希望將「敵人」增列為構成要件,是忽略台灣的法理現實而導致的蛇足。中國共黨政權固然是中華民國的敵人,但對台灣而言,中華民國才是法理上(de jure)與事實上(...
-
Man of la Mancha (I, Don Quixote) : 從俠到瞎 Man of la Mancha (I, Don Quixote) Lyrics CERVANTES May I set the stage? I shall impersonate a man. ...
-
身分證加註國旗、國號之必要 發表於: 2019-04-04 自由時報 立法委員 黃昭順女士主張身分證應該要有國旗、國名 。身分證本來應該是國內使用的文件,加註國號、國旗實屬蛇足。但中華民國身分證因其特殊性,卻有註明的必要。因爲事實上(de facto)它就是國際性的文件,根據中華...
-
台灣英文大丈夫 發表於2018年10月25日自由時報:《 台灣三次語言大換血--談英文列第二官方語言 》 台灣別說以英語文作爲第二官方語文沒問題,就算把英語做爲「國語」也是小菜一碟。我們早有三次成功案例。而且台灣人的英語文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差。真正爛的是教育、考試方式。 台灣三次...
Popular Posts (7 Days)/七日紅
-
建國中學不如青島啤酒 發表於6月25日自由時報 老父遺訓為「化獨漸統」的 馬膺九 先生將 建國中學的英文譯名 的拼音由威妥瑪拼音的Chien Kuo改成了漢語拼音的Jianguo。此舉拍 中 對 華人民共和 國 岸 的馬屁拍過了頭。非但是對建國中學的大不敬,更顯得對漢語拼音的無知...
-
Lady's 小吃部、月越泰:古早價的古早味 頭家說:「我們只有兩種客人:一種是從不來吃的;一種是回頭客。」因為實在是太超值了。這年頭,到哪裡去找20元的皮蛋豆腐跟燙青菜? 廚藝是中規中矩的古早味。炒飯鑊氣足。用力推。 店址: 高雄 打狗 市苓雅區永平路104號 就在青年...
-
On Starbucks/關於星巴克的二三事 Watching 2011 remake of Moby Dick. Notice the character named Starbuck. Google answered my question once again: Starb...
-
正港高捷弊案第二彈:菜英文/Engrish at Formosa Boulevard 世界第二美的 打狗 捷運美麗島站之美中不足: Be Environmental : I guess they meant "be environmental friendly....
-
Restore Linux (Ubuntu 10.04) MBR after Windows installation/重灌暈到死後復原Linux開機 Boot with Ubuntu LiveCD Mount the partition containing /boot to ...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